【法承山河·律动中部】首届中部六所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心得体会(一)
发布日期:2025-06-04 浏览次数:120
·所见所感 皆为收获·
五月的山西,涌动着法治的热潮。当我们踏入 “法承山河・律动中部” 首届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的会场时,未曾想到这场为期三天的学习之旅,会如同一束强光,穿透执业途中的迷雾,在心中照见法律事业的星辰大海。在这里,有资深律师倾囊相授的灼灼智慧,有六省同仁思维碰撞的熠熠火花,更有关于青年律师成长的深刻叩问 —— 那些藏在法条背后的温度,又该以怎样的姿态触达千万个需要守护的灵魂?
本次学习之旅,收获颇多,每位律师都用他们最真挚滚烫的语言记录下被点燃的法治热忱……
山河有尽处,热爱无涯时
霍梦童
深夜,一个人坐在书房,做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前几日青训营的记忆突然涌入心头,无巧不成书,手机屏幕微亮,我收到了一条微信“兄弟,山高路远,我们江湖再见。”发送信息的人是在太原的时候,结识的国晋所的一位叫作侯天亮的律师。看看眼前的电脑,再看看手里的微信,一时间竟有种过去的几天似在梦中的感觉。
忽然间仿佛又听见我所主任在我们出发时的叮嘱:“年轻人应该多出去见见,多闯闯,多学学。”是的,这一次的交流收获满满,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朋友。我觉得我有很多话想说,可真的打起字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不如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
一、启程:在忐忑中遇见星光
5月15日飞机穿越云层降落在武宿机场,刚下飞机的我满眼都是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作为入职不久的青年律师,能够参加中部地区六家头部律所共同举办的青训营,我自知机会难能可贵,我心中也非常忐忑——既怕辜负这份信任,又渴望证明自己值得。
直到杨主任对我们说:“别有压力,发挥出你们的风采,什么结果我都能接受。”或许是听到了这句话,我忐忑的心,方才稍稍落下。想想也是,都是青年律师,都是一群同样在深夜改过合同、在法庭门口吃过冷掉的包子的同行,咱也不差啥,不如会上一会。
推开国晋所玻璃门的瞬间,北方五月的阳光正斜斜地映在大厅的铜制獬豸雕塑上。座位上的欢迎包里,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国晋所对于品宣上的用心:定制的帆布包中包含了国晋定制的冰箱贴、为了本次青训营特意定制的笔记本、一支笔,还有学员卡和学员手册。平心而论,拿到学员包的时候,让我突然懂得:所谓律所的品牌,不仅仅只局限在业务上,品牌的打造,也同样依靠一次又一次用心地宣传,这同样也是律所专业的一部分,因为专业,不仅是法庭上的慷慨陈辞,更是将他人放在心上时的温度。
二、生长:那些被点亮的时刻
第一次知道,成长的困惑可以如此共鸣
胡玉亭律师分享执业初期的故事时,全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轻叹,原来每个青年律师都曾在凌晨三点的台灯下,用红笔狠狠划掉自己稚嫩的批注;也都曾在当事人转身后,把“再努力一点就不会搞砸”的誓言刻进掌心。
第一次发现,知识传递可以如此动人
钟律师讲解新能源尽调案例时,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前辈们交付给我们的不仅是经验,更是用青春淬炼出的火种。即便是玩,也要玩出个样来,要带着脑子玩,作为律师要随时保持饥饿和敏锐的嗅觉。
第一次懂得,辩论的真谛不在胜负
连战三场,幸不辱命。在这次辩论赛中收获的远不只是胜利,更是队内的团结和赛场内外的风度和友谊。我收获的是陈诚哥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是王翔姐努力拼搏的精神、是周燕姐重出江湖的勇气,是所里所有朋友的帮助,更是与对手辩论结束后的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决赛的前五分钟,我整个人已经陷入极度疲惫的状态,我一个人躲在洗手间悄悄地崩溃,可看到群中所有的兄弟姐妹们不停帮助我们寻找资料,找寻论点论据,我知道,出门在外,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代表的也从来不只是我自己,我的身后是一个温暖、团结、有力量的集体。比赛开始的瞬间,我突然不再害怕,那一刻,我只想为华人所发声,说出我们自己的话,展现出我们自己的风采。
三、溯光:照见来路的守望者
夺冠那晚,看到主任在朋友圈的评论:“年轻真好啊,但别熬太晚。”是啊,年轻真好,人永远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但我或许可以铭记每一个宝贵的瞬间。
天亮就是分别的日子,我握着手机站在酒店窗前,太原的霓虹灯像流淌的星河,回想这几天的点点滴滴,有太多这样的瞬间:“好兄弟,河南等你、山西等你、江西等你、湖北等你、湖南等你。”我想说,安徽也在等你们,等你们来的时候,我会更加成熟,更加优秀。
这些细碎的光斑,让我看清自己从来不是孤身前行:脚下是华人所前辈们夯实的土地,身旁是中部六省同侪挽起的手臂,远方有无数法律人用毕生心血点燃的灯塔。
四、扎根:再微小的种子也有春天
返程后,手机里不断弹出所里同事的问候。翻看着他们传来的照片,我觉得华人所好似一棵茂盛的梧桐树,它的根在地下连成了网,所以风雨再大也折不断。“是的,如果没有华人所这片沃土,不会有机会在面临挑战时,身后有整个专业团队的支持;更不会在六省青训营的台上自我介绍时,能底气十足地说出“我来自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
五、远方:愿做法治长河里的浪花
青年律师的成长,不是孤勇者的攀岩,而是无数双手托举的飞翔;
专业精进的道路,不是冰冷的竞争赛道,而是法律人代代相传的接力;
所谓“中部崛起”,不仅是地域的联动,更是要让法治的根系在每一寸土地上紧紧相握。
窗外的树正在初夏的风里沙沙作响,我把这份记忆深深地刻进我的心中。这次青训营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结识了朋友。若以后还有机会,我仍将坚定地为华人所冲锋陷阵,若以后无法再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也愿意能够尽我所能,将我今日之收获,倾囊相授。此刻的我更多了一份成长,也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感谢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让我在仰望星空时,始终有扎根大地的力量,我愿将这份力量传递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华人律师能够与我并肩同行。”
青训营学习带来的思考
王翔
我有幸参与了这场为期三天的精神盛宴,它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提升之旅,更是一场法律人精神家园的集体建构。在山西这片承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土地上,我们中部六省的青年法律人共同演绎了一曲法治精神的交响乐,让法律的理性光芒与人文的温暖情怀交相辉映。
一、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带来的震撼
踏入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的那一刻,我便被一种独特的律所文化所震撼。律所前台整洁优雅的着装、硕大的律所标志“G”永不停歇的转动、门口区域滚动的大屏幕、咖啡厅、更衣室、休闲区等每一细节、角落无不体现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的律所文化,打破了传统律所冰冷刻板的印象。办公区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墙上悬挂的不仅是荣誉证书,更有国晋法学院历年授课和学习的痕迹。
山西国晋律所专业而高效的服务中透着人性化的温暖,他们为每一位参训学员准备了便携袋和体现国晋和山西文化特点的“冰箱贴”。国晋律所的会议室里陈列着各种类别、行业的书籍,这种将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的律所文化,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代律师事务所不仅是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更应当是法治文明的传播者和人文精神的守护者。正如国晋律所的价值观“专业立所,文化强所”。国晋所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中国律所未来发展的一个美好样本——既有国际化的专业水准,又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
二、专题讲座带来的思想盛宴
七场讲座如同七颗璀璨的明珠,串起了我们青训营的专业提升主线。全国律协原秘书长韩秀桃《组织领导力-如何成为行业领军人才》的演讲振聋发聩,律师要有组织领导力,强调青年律师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成长为律师行业领军人才,各律所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分享的《刑辩律师的宏观局》让我明白,刑辩律师需兼具“好奇心与悲悯心”,在监察技术升级与司法运动化趋势下突破辩护空间收窄困局。不仅是技术活,更需要对法治进程有宏观把握。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从《论语》角度谈青年律师成长,将古老智慧与现代律师职业伦理完美结合,彰显文化自信。我所苗春健主任分享的《律师从事公司业务的基本逻辑》,展现了我们所以及苗主任在商事法律服务领域的深厚积淀,为青年律师从事公司业务指引了方向。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讲述了关于《全球化3.0时代律师应对策略》的前瞻性分析,以及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对新能源领域法律风险的精准剖析,这些内容极大地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而东道主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关于《青年律师成长之路》的经验分享,则给予了很多启发,律师要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导向。每一场讲座都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法律实务智慧与人生经验的倾囊相授。
三、发人深省的六人谈
湖南天地人叶强胜主张深耕细分领域、聚焦优势赛道、积累专业价值;湖北今天所胡俊杰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转向“当事人主义”提升服务信任度;河南天基所赵珂结合数据指出需主动适应行业"被动重塑",依托平台差异化竞争;江西豫章所钟辉成倡导业务与思想双革新,推行精细化服务和长期主义;山西国晋所胡晓颐提出借力律所资源打造个人品牌,以专业输出赢得认可。我们所王新超主任律师的真诚建议和肺腑之言,让在场的所有律师都有深刻的感悟:要有成为领军人才的坚定信念,要有华人代代传承的宏伟理念。
四、汾河骑行,阳光总在风雨后
汾河骑行是意志与团队精神的淬炼。我们中部六省的律师同仁沿着汾河岸边一字排开,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骑行途中小伙伴们奋力前进,遇到上坡路段,大家自发互相鼓励。这一小时的骑行,体现的是青年律师的坚韧,是团队的温暖。尤其是到达终点时突然降雨,但我们依旧风雨兼程,一起再踏上骑行路,在很多年后,我想我还是会记忆深刻,在五月的太原,在汾河之畔,和华人所的小伙伴们一起奋勇争先,一路相伴骑行到终点的画面。同样,律师的道路,也是阳光总在风雨后。
五、华人律师表现优异,突破自我,树立自信
辩论赛场上迸发的思想火花,将这次青训营推向了第一个高潮。从初赛、复赛到决赛,整整一个下午的唇枪舌剑,展现了中部地区青年律师的思辨风采。有幸代表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站在辩论席上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对抗的激烈,更有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最终我们华人所律师团队夺得桂冠,这份荣誉属于我们团结协作的集体。通过辩论,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敏捷的临场反应能力。那些看似对立的法律观点,往往不过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而真理正是在这种多元视角的交锋中越辩越明。最重要的是,华人所的小伙伴们真的很优秀。
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闭幕式上,牛振宇老师的总结发言如黄钟大吕,令人警醒。他提出的律师要有思辨能力、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学员代表的发言才华横溢,展现了青年律师的深厚底蕴。而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薪火相传仪式,当象征中部律师精神的接力棒从山西国晋所传递到下一届主办方河南天基所手中时,那是中国法治事业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法律人精神血脉的延续,是法治信仰的代际传递。
作为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这次青训营带给我的远不止专业知识的增长。在与其他五省同仁的交流中,在与优秀同行的思想碰撞中,认知发生了质的飞跃。律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需要终身奉献的事业;法律不仅是冷冰冰的条文,更是有温度的生活艺术。
真心希望,我们在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这个平台上,以更专业的素养、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远的格局服务客户、奉献社会。华人所会越来越好。
走出去,多看看
刘磊
2025年5月15日至18日,有幸能代表华人所参加首届中部六所青训营活动,经过三天的培训,将所见、所闻、所感梳理如下:
所见:本届中部六所青训营承办方为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5月15日当天抵达太原安排住宿以后,到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参观并参加学员见面会活动。目前国晋所330余人,与华人所规模相当,其办公场所4300平米,明显低于华人所办公面积6000余平;从办公场所功能设置、场地划分及接待流程而言,办公场地功能区划分理念超前。
具体表现在,国晋所办公区34、35上下两层,其中出入口均为34层,34至35层通过内部楼梯上下。34层设置会议室、会客区(有设置白板)、党建活动室、咖啡厅、换衣区、档案室及小部分办公区域(与接待等动态区域分离)等;35层全部为办公区域,其中分执业律师工位区、非权益合伙人工位区、休闲区及高级合伙人办公室;比较有特色之处的地方是实习律师有单独区域,将实习律师安排在同一区域,整体格局按照动静分离。
另外,高级合伙人办公室面积较小,预计8平米左右,仅能放办公桌、单个档案柜及小型家具。
所闻:客户接待制度:与其他律所简要沟通后,得知多数是将办公区与接待区分离,即律所日常接待全部到接待区接待,原则上不在办公区接待。以国晋所为例,客户接待需提前从管理平台预约接待室,系统自动分配接待室,预约律师在接待预约时间段,采用面部识别后使用。案件辅助方面:部分律所整体引进法律大数据软件,辅助律师办案。
所感:律所发展想要走出去,首先“人要走出去”,以华人所为例,多年沉淀的荣誉和曾经辉煌的历史,不禁让人感觉安徽省内诉讼业务以“我”为大的固有思想,坚守着当年的辉煌。较近几年发展,投标规模以上单位法律顾问业绩在逐年下降,比较有分量的业绩也已过5年之久。加之,整个经济趋势下行和传统业务内卷集聚的影响。如何破局、如何发展走出去?我的感悟是首先“人要走出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突破原有思想观念,需要一个平台或载体交流,去比较、交流、学习与积累。
律所最珍贵的资产从不是豪华的办公区,而是一群人在时间长河里共同沉淀的故事。以国晋所35楼茶水间为例,环境是整个楼层景色较为出色的区域,该区域完全可以成为律所同事茶余饭后交流最多的地方,促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律所文宣,以国晋所为例,有案例期刊,有伴手礼等物品,律所品牌的作用不仅是对外宣传的一个有效窗口,也构成对内的文化自信。
以上是我参加青训营的一些感想。
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参访手记
王天璐
感谢华人所给予机会,让我有幸参与了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主办的“法承山河,律动中部”青训营。此次参访不仅让我直观感受到山西头部律所的运营模式,更通过深度交流收获了诸多专业启发。
一、空间设计彰显人文关怀
踏入国晋律所办公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堂的旋转logo,品宣做的比较有特色。洽谈区采用模块化设计,每间会议室配备的智能玻璃系统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墙面触控屏即可实现玻璃透明度的无极调节,既保障了商务洽谈的私密性,又巧妙利用了建筑采光优势。其功能布局比较有特色:咖啡厅与会议室毗邻,共享休息区,与办公区形成动静分区,同时运动场地为高强度工作提供解压空间。这种将人性化设计融入律所运营的理念,与传统律所的格子间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二、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实践
在参观过程中,国晋所展示的管理细节令人耳目一新。其OA系统实现会议室预约等基础功能,在后勤管理方面也颇具巧思:为防止智能马桶卷套余量不足,配备了一次性马桶垫以备不时之需,这种主动且细致入微的思维值得借鉴。
三、青训营的深度价值共创
为期三天的青训营采用“课程研学+专业论坛+辩论赛”的复合模式。在辩论赛上,来自中部六所的青年代表展开激烈辩论,最终我所在角逐中拔得头筹。课程分享环节中,来自不同律所的合伙人律师,真诚地为大家分享实务经验与发展思路。
四、专业共同体的构建启示
此次参访最深刻的启示在于:头部律所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规模效应,更在于其构建的"法律服务生态系统"。从智能办公系统到跨所协作平台,从青年律师培养计划到公益法律服务网络,国晋所展现出的系统化运营能力值得借鉴。此次参访不仅让我直观感受到山西法律服务业的蓬勃生机,更促使我重新审视律所运营的底层逻辑。期待未来能与国晋所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专业服务创新、青年律师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法律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