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承山河·律动中部】首届中部六所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心得体会(三)
发布日期:2025-06-11 浏览次数:57
·所见所感 皆为收获·
站在学习之旅的终点回望,一路上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从最初带着期待与好奇踏上学习殿堂,到如今满载而归,内心充满感激与不舍。感激每一位倾囊相授的老师,不舍每一位携手同行的伙伴。在此留存这份美好,也希望能与更多人分享这份成长的喜悦与收获。
青年律师的发展与思考
宣继安
引言
5月16日至18日,由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承办的“法承山河·律动中部”首届中部六所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在山西太原圆满举行。活动聚焦“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责任共担”,通过专题课程、辩论赛、骑行实践等,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助力青年律师成长,推动中部法律行业高质量发展。
那么作为青年律师的我们该如何成长以及作为将来律所发展的中坚力量又该如何促进律所高质量发展呢?通过此次青训营,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以下几点感想:
一、青年律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执业技能
后疫情时代,经济形势的下行,律师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给青年律师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结合自身律师执业情况,我认为青年律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执业技能。
律师工作是一门实践性的工作,对于专业的要求极高,作为青年律师,甚至是执业初期的年轻律师,应当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办案能力和执业敏感度。青年律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指的是具体的业务,律师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事务,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律师工作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青年律师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的机会。正如苗春健主任所言,我们华人所的小伙伴都太过于内敛,但对于青年律师而言,内敛往往会限制青年律师的发展。
“走出去”。就我本人而言,此次参与中部六所举办的青训营是我第一次“走出去”,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走出去”,才能有机会与其他中部五所的优秀青年律师相互交流、学习,才能看到其他青年律师优秀的地方,才能有机会与本所优秀的青年律师更加深入的交流。知不足而奋进,只有走出去才能知道自己与其他优秀青年律师的差距,从而更好的追赶、更好的成长。因此,青年律师应当首先有勇气积极“走出去”,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向优秀的同行学习,看看别人是如何成长,再反躬自身,以期进步。
“说出来”。语言是律师重要的工具,但是,很多青年律师,说话之前已经脸红,勉强说出来,也不成体系,声音、眼神、肢体动作都显出无主状态。在此次活动中,周燕律师的表现深刻诠释了“说出来”对于青年律师的重要性,在本次活动辩论赛环节,作为首次参加辩论赛的周燕律师,能够勇敢的“说出来”,在连续三场的高强度比赛中越战越勇,甚至在一对二的情况下仍不输对方并最终夺冠。因此,青年律师在参与各项活动中,可争取机会积极发言,虽然开始可能感到不好意思,不自信,不过勇敢几次之后,就会发现,心渐渐的不乱跳了,脑袋里想的话也慢慢能表达出来,声音也会慢慢变大,条理性也会更好。
“写出来”。本次青训营,华人所参与的青年律师都要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作为内敛的华人所小伙伴,可能羞于语言表达,但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内心的想法予以表达。作为青年律师的我们可能暂时无法做到像成熟律师一样,在法庭上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但青年律师可以在定式的发言之前,把相应的意见、观点提前写出来,而你写作的过程,就是的思考过程,其中的逻辑关系、相关依据,都能得到梳理。
二、青年律师与律所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同样青年律师强,则律所兴。青年律师的发展离不开律所的支持与帮助,律所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青年律师的支撑。作为安徽本土大所,在面对外来律所的不断“入侵”,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加强对青年律师的支持与帮助。同样青年律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律所的建设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做到青年律师与律所共生、共成长。
“师以长技以制夷”,通过此次中部六所举办的青训营活动,也让我们学习和感受到了我们所与其他律所之间的差异。虽然各个律所的发展现状是由其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但作为主办方的山西国晋律所在制度和文化的塑造上值得我们学习。
本次青训营,从活动整体的安排,物料的准备、伴手礼、冰箱贴、书签、参观国晋律所等等,让我感受最深的,国晋律所将其“专业立所,文化强所”的理念体现在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是国晋所的这种深入人心的文化,成就了国晋所的今天。而恰恰这种文化理念的塑造正是我们华人律所所欠缺的,为什么平时律所开展讲座需要“拉人头”才能凑人数?为什么平时对外的一些活动青年律师报名不积极?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正是我们华人律所缺乏的一种文化理念,青年律师,乃至于合伙人律师无法与律所之间形成一种向心力。只有打造和建立符合华人律所发展的制度和文化,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以制夷”,才能增强青年律师对律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全所律师之间的集体荣誉感。
在法律服务行业变革加速的当下,青年律师与律所的关系已超越传统雇佣模式,正在向"价值共创体"进化。青年律师需要以创业者心态主动创造价值,律所则应构建赋能型组织架构。律所应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性投资而非成本支出,双方就能在专业精进、服务创新、品牌增值的螺旋上升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生共长。
走出去,引进来
李永兵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我有幸参加了中部六省头部本地律所主办的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为期四天的沉浸式学习与实践,不仅让我在专业能力上有了提升,更对职业认知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现将职业认知方面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青训营中,资深合伙人的分享让我对律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首先,执业思维需要转变,从“我觉得”到“客户需要”进行转变。作为年轻律师,我们容易因执着于法理分析而忽视客户的实际商业诉求,导致客户难以信赖。湖北今天所高级合伙人胡俊杰主任告诉我们,专业律师的价值在于搭建法律与商业的桥梁,律师提供合理程度的风险提示,让客户做决策,客户一旦做决策,专业律师应该围绕客户需要设计服务方案和策略。
其次,对律师社会角色的理解:律师不只是“代理人”,更是“价值创造者”。律师职业的魅力,不仅在于高薪或社会地位,更在于它能以专业能力影响商业决策、推动社会进步。苗春健主任系统的公司法讲解,为公司经营全方位、全流程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专业的公司法律师不仅解决法律问题,还深入学习企业商业经营模式,加深律师对商业问题、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为企业发展、商业模式优化创造直接价值。
再次,律师需要开阔的视野,本次青训营,让我见识到了众多优秀的青年律师和行业大咖,了解了其他区域头部律所的先进管理制度和律所文化,感触良多,受益匪浅。我们需要“走出去”,去见识、去观察、去交流、去感悟。但目的是“引进来”,让所学所感与本所情况进行结合和优化,推动律所管理制度化、制度稳定化、健全和丰富律所文化,形成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全所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更愿意有热情加入到律所建设和发展之中,这是我们建设律所的重要目标,更是检验律所建设程度的标准。
最后,律所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和以人为本,也需要将长期主义的成果具象化,形成律所独有的文化,形成文化软实力。韩秀桃教授指出,一个发展了几十年的区域头部大所,如果律所装修完,里面除了墙就是桌椅、办公用品这些,而这几十年的发展点点滴滴都没有一个丰富的呈现,那这个律所文化建设一定是有问题的。律所不只是律师的执业场所,更应当是律师成长和回忆的载体。律所文化建设需要体现每一个本所律师的成长印记,而不只是合伙人、优秀律师和律所重要活动的呈现。在本次青训营期间,我们了解到,山西国晋所即将吸收整个锦天城(太原)分所,锦天城(太原)分所将予以注销,确实有些震撼。管中窥豹,足见山西国晋所的区域影响力。由此可见,我所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稳步推进各项制度的完善,形成文化软实力,最终以大幅度提高区域影响力为重要目标。
走出去是为了走的更远
周燕
这次青训营是我第一次参加所里“走出去”的活动,一旦走出去了,自身就带有律所赋予个人的使命感。出发前,我们不知道到会经历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获得什么,想着就当作是一场同事之间的拓展交流活动也未尝不可。
走出去再到走回来,现在想着是得亏我第一时间抓住了可以“走出去”的活动信息,得亏所里有那么多排不开时间的小伙伴才让我有机会走出去,得亏参加这次活动才知道外面的“另一个我们”是多么的“相见恨晚”。
不说这个活动有多么的高大上,单说中部六所在同频共振上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来突破现有局面,就非常的了不起。这个了不起的举动落到我们青年律师的身上就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可以系统的学习到各专业领域拔尖人才的干货分享;其次可以直观感受到青年律师朝气又蓬勃的融合碰撞;最后,通过辩论赛来突出展现青年律师的思辨及“功力”。
记得,我作为辩论赛的新手,在连轴三场的辩论中,不断被“逼着”爆发潜力,能够接住对手的刁钻盘问也能设陷连问对手。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小伙伴们围上来说“这是一场热泪盈眶”的比赛。是啊,不深入其中,无法被这种紧张却又“绝地逢生”的气氛感染。我们大多时候被繁忙复杂的日常工作淹没了最基础的情感,但是,这次“走出去”不仅让我们获得脑力上的提升,也获得了身体情绪上的“觉醒”。
当然了,“走出去”是展现自我的第一步,“走出去”还应“走进去”、“走上去”才是我们青年律师的明确目标。实现更好的自我,不仅需要我们提高自身能力,更需要我们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现、突破、吸纳、再提升,循环往复,才能成为更好的我们。我们所通过这个“走出去”的举动将自信且有能力的青年律师托举到更大的平台,让中部其他律所看到了我们华人律所、华人青年律师的风采,看到了我们团结一致,敢拼敢打敢作为的精神风貌,这何尝不是共赢的最佳体现呢!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从现在起,出发吧!向上吧!
聚热成火,照亮星河
袁梅
5月15日-18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南天地人、湖北今天、安徽华人、河南天基、山西豫章、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主办并由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承办的“律动中部・首届中部六所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此次训练营汇聚了中部六省律所的精英同仁,通过主旨演讲、专题课程、思辨辩论等多元形式,围绕青年律师成长、行业发展趋势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从课程赋能到辩论赛,再到汾河骑行,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妥善安排,让我们有了极好的体验。
这次训练营让我收获很多:既学到了新东西、认识了各地优秀的同行,也更认可自己的律所;既看到了行业的广阔天地,也清晰感知到自身局限。出门交流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在观察同行的优秀时,坦诚承认差距、找准提升方向,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他人的高度是激励进步的标杆,而我的所长亦是不可替代的底气。这种“见贤思齐,也不失自我”的认知,比单纯获取知识更珍贵。
经过此次青训营,对于青年律师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首先,明确职业定位:专业化趋势,但专业一定是一主几辅,要有标签。
其次,重视团队合作:律师之间要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营造归属感。
再次,持续学习:应行业新变化。
愿我们都能成为火种,将在训练营中汲取的热能,化作照亮当事人权益的烛火、点燃行业创新的火炬、温暖社会法治的星河。